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泛东南亚三年展
东南亚研究型艺术案例分析项目简介#Caroline Ha Thuc博士
March 13, 2021
研究型艺术

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东南亚艺术家受到社会科学的启发,他们借鉴史学家、档案学家、考古学家或社会学家的工作方式,开展自己的研究,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研究手段。他们的研究成果不是传统的学术出版物,而是展厅里陈列的艺术品。尽管有别于正统研究,但进军学界的艺术研究把枪口对准了知识生产的既定模式,特别是源自殖民历史、被西方学术和科学话语所主导的知识生产模式,以及建构在权威话语之上、人们习以为常的官方口径和地方认识。通过别样的策略手法,艺术家的研究实践为社会、文化、历史和政治话题的反叙事提供了合理依据和存在价值,打造出标新立异的创作可能和认识语言。

摆脱限制的定义

研究型艺术实践置身于艺术与学术性知识的交界处,具有极其多元化的工作方法和艺术形式。广义而言,这是一种以史学家或社科范畴的工作方法和语言形式为基础、以研究过程为养份的艺术实践,最终将成果转化或呈现为艺术作品。我们特意选取了广义概念:目的不在于精确描述这些实践,也不是让它们在总体理论的架构下找到概念归属,而是寻求共性,并搭建框架,让每一次艺术实践都能在自身的特定语境中得到更加深入透彻的分析和理解。

一直以来,艺术家与研究都不是互斥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中,研究始终是艺术实践的重要组分。而当下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艺术家借用学术工具来开展艺术研究的主张。

艺术与研究有很多交集,也有大量令人费解的关系式。克里斯托弗·弗雷林爵士(Christopher Frayling)将涉及艺术和研究的实践分为三类:对艺术的研究通过艺术开展的研究以及为艺术而开展的研究Frayling1993, 5)。目前,不同高校都在争论艺术研究是否该被认可,所以近期的关注点是对艺术的研究通过艺术开展的研究,但我们聚焦为艺术而开展的研究。事实上,不妨再加上一个类别,把我们的工作归属于研究与艺术,因为艺术作品的认知和表现维度同样重要。

同样,哪怕不能直接而为之,艺术也能源源不断地产生知识。尽管自古以来人们从哲学层面来辩驳艺术的认知维度,但我们并不质疑这点,而是要分析艺术认知维度在研究型艺术实践框架下凸显的特征。

新颖之处在于艺术家希望产生知识,并积极参与知识生产体系。

这点在东南亚尤为突出,因为当地的特定语境促使艺术家更多地参与研究实践。

东南亚研究型艺术实践的特征

研究型艺术实践在东南亚算是个新生事物。当时,刚刚起步的当代艺术实践拓展了该区域的艺术疆域,催生了跨学科和实验性艺术语言,而研究型艺术实践也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应运而生。主要原因是艺术家彼时的工作条件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拥有更大的自由度、更易于获取的研究和教育资源、独立的集体艺术空间等。艺术家对历史、档案和集体记忆的浓厚兴趣,再加上全球范围内对研究的重视,孕育出研究型工作的生机。

这些艺术实践针对特定语境,主要包括后殖民体制和地方专制政权(非民主政府、言论自由受限、国家把控之下的羸弱教育体系、档案稀缺等)。

因此,这些艺术实践在体制外生长。除了填补知识生产的空白,它们也抵制并挑战现有的知识生产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       抵制以宣传和专制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地方知识体系

·       挑战处于霸权支配地位的西方知识生产模式

在线数据库的创立目标

通过该网站,我们开展东南亚地区研究型艺术创作的个案分析,从而揭示该地区学术和艺术研究交织而成的创作历程,解析艺术实践的缘由、时间、内容和方式。考虑到该地区的具体语境,本研究凸显了研究型艺术实践的开拓精神,以及研究为激发创意、解放思想所贡献的关键动能。

我们的工作以实地研究为基础,采访了东南亚各国的当代艺术实践者和参与者。研究内容包括艺术家对自身艺术实践的观感,我们对访谈内容加以批判性分析,从而更好地诠释所涉艺术实践的历史进程、动机和特征。从绘画、雕塑、装置,到摄影、表演、录像艺术,当代艺术实践的所有领域都被囊括其中。

所有个案均采用一致的研究方法:

·        创作语境

艺术作品描述,以及艺术家的创作目的和驱动力

·       作品的研究历程

我们把艺术家和学者的工作方法两相比较,倒不是要弱化艺术实践的研究属性,而是要强调两者在艺术创作上的差异(艺术家本非学者,所以确实没有评估其工作方法一说)。

·        研究成果的艺术转化

作品的研究部分算得上是艺术家的创作材料,就像画家手中的颜料。但是,他们不只是让这种材料具有立体造型,更是搭建起互鉴互通的纽带。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研究语汇,通过改造、转换、转译或具象等不同手段,实现了无穷无尽的艺术解读和表达可能。方法的多样性着实令人印象深刻,请大家拭目以待。

该网站旨在为学生、学者和艺术家提供线上参考数据库,为任何关注或从事研究型艺术实践和亚洲艺术研究的个人提供帮助。

关于作者

Caroline Ha Thuc博士是一位居住在香港的法籍独立艺术作家和策展人。她专注研究亚洲当代艺术,定期为法国Art Press和香港艺源Artomity)等艺术杂志撰稿。她于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来香港工作之前,Caroline在东京工作了两年,并出版了《日本新当代艺术》一书(NouvelArt Contemporain Japonais, Nouvelles EditionsScala, 2012),介绍了后村上隆时代的日本艺术发展。她撰写的《香港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 in Hong Kong, Art One,2013)在法国率先出版(NouvellesEditions Scala, 2013),帮助人们了解充满活力的香港当代艺术,并呈现了艺术、历史、文化和身份认同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之后,她又出版了题为《2000年之后:中国当代艺术》的法英双语专著(After 2000: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2015),剖析了中国艺术界与快速变化的社会之间的联动。目前,Caroline正在撰写新作,将目光投向东南亚研究型艺术实践和另类知识生产模式的兴起。

作为一名策展人,Caroline积极促进来自不同文化的艺术家的对话,反思当代的社会和政治议题。她策划的主要展览包括神话的建构(ConstructingMythologies(香港,马凌画廊,2018),记录缅甸(Documenting Myanmar(香港,Charbon Art Space2018),狂欢(Carnival(国际特赦组织香港分会,2017),感频共振(Human Vibrations(第五届大型公共媒体艺术展,2016),人体衡(The Human Body: Measure andNorms(香港,刺点画廊,2015),反抗避难所(Shelters of Resistance(香港艺术家黄国才在香港大会堂纪念花园创作的在地装置,巴黎国际青年艺术家展,2015),香港动物寓言集(Hong Kong Bestiary站台中国·香港,2014)和晃(Radiance(香港,法国五月艺术节,2014)。


More
©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