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查看讲座回放
自留地的一个总体面貌呈现了一种有机的多样性,农民在自留地上种植自家需要的蔬菜和作物。因为各户需要不同,自留地上的作物各不相同。因为是给自家食用,农民很少在自留地上施加农药,因此自留地上的作物形态各异,植物和昆虫及地理环境形成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生态系统。自留地上的空间规划和农民的身体劳作习惯息息相关,因为要在最小的面积种植尽量多的植物,植物的安排也会根据植物的生长周期及植物的自身形态出发,植物与植物之间形成纠缠错落的关系。它曾现的都是不规则的小块菜地和一个人走的小径。因此,自留地所呈现的形态特征和我们所处的现代化、工业化、商品化社会所曾现的形态并不相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自留地上面的这些作物的形态各异。植物和昆虫及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特别复杂而有机的生态系统。
从研究到艺术创作
有一部分是绘画作品,有一部分是装置和观众互动的作品,绘画作品因为涉及到绘画的语言和历史,及绘画体系,就不详细阐述了。
自留园是对坪山美术馆前的一个装置作品《未知花园》进行改造的结果。《自留园》中选取的44种植物是基于对珠三角地区自留地的植物及它们之间的生长关系的考察,自留园用乡野中一些不起眼但形态各异的植物例如木瓜树、火龙果树、香蕉树、野花野草等,构建一个富有岭南乡村特色的园林。在深圳的公共绿化带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进口的植物,由于水土不服,要吊药水维持生命。我当时就有一个这样的设想,由于植物都是本地野生或土生土长,这些植物相对容易打理并能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循环。坪山美术馆所在的地方本来是农村,现在是深圳发展最快的一个新区。这里小区的居民原来大多数是农民,对种植有很深的感情。这个项目试图呈现我们身边最熟悉又陌生的植物的生长全貌,从日常不起眼的角落发现珠三角农村独特的审美,并以园林的方式呈现給观众。我希望通过园林的建造给观众启发,利用身边的材料因地制宜创造自己的“自留园”。自留园也是自己留给自己的一块园地,就是我们精神的家园。
接下来谈谈《天台自留地项目》的开端。今年4月,我从美国回来,下飞机后到了广州附近的一个酒店隔离。我很偶然地发现酒店楼下的城中村中有很多被搬到楼顶的天台自留地。隔离经历给了我一个机会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广州,思考我们的社会。它又让我特别想在这个严密的系统中找到一条出路,一个可以呼吸的个人空间。我相信天台自留地的调研能给我一些指引。在疫情期间,天台种植迅速发展起来。在全球化、产业化的经济模式中,天台自留地的,独立的、自主的、非商品属性体现了一种由内而外的需求。拥有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小小的自我循环系统,不管是在物理上还是精神上,它都是非常必要的。举几个有趣的例子,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肆意生长的植物和方正规整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关系。它让我意识到自留地这种肆意生长的存在,在现代城市的环境中,也许只能占据很小一部分,它往往会出现在可有可无的天台甚至阳台,但它的存在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调研深入地去和居民沟通,来达到更深的认知。天台自留地的私有性和自主性使它成为每个个体发挥创意的地方,也成为了他们精神的寄托。
站在这种天台自留地上面,有一个感觉:在偌大的城市里面,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很渺小的个体,但是当我们拥有这样一块小盘地的时候,也拥有了一种自我存在感,一个自我存在的空间,天台自留地给人的身心上面的一种愉悦,是其他东西很难替代的。在建造方面,天台自留地体现了植物的野蛮生长状态,意味着我们可以用人工复制这样的关系。自建房用见缝插针的方式,在垂直空间中生长空间。竹竿是根据植物生长的趋势加上去的,是顺势而为的结果,棚架的搭建利用相互支撑的力,做出了不需要在地面固定就能稳固的结构。
所以我觉得在天台自留地调研里面,我们其实是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并且可以学习的地方。以上的观察是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我还是希望在接下来的调研中和同学们一探究竟,我的演讲就到此结束。谢谢。
陈晓阳:谢谢瑞筠的分享,她的研究特别有意思,不但有很严谨的逻辑,而且把看到的景观通过一些写实的绘画方式记录展现出来,而且我们在画面上感觉到既有问题的存在,同时也有笔墨的动人,而且更让这样的问题引起我们的思考。
接下来,我们有请许志强老师来分享他的工作,他早期做过很多城中村自建房的研究,我们会发现自留地、自留园、自建房里面都有“自”的存在,瑞筠也反复讲到,我们如何在高速工业化发展的情况下,城市化的空间中,寻找一种自主、自我以及个性的东西,自建房和植物比起来是用人工的材料,可以让我们看到空间的变化和生成依然体现着人对自我表述的需求,他的研究也非常精彩,我之前没有完整听过他的亲身讲述,也非常期待听到他的分享。
许志强:我们参与这次工作坊是挺有意思的,虽然我们做得也蛮久的关于城中村自建房的研究,但是我们一直没有研究屋顶的种植。关于城中村的研究我们是2016年有一个“居民”的项目,因为那次的契机,我们就对城中村做了一个研究。我们不关注建筑的自由创造,也不关乎审美,只关乎现实应对。它是村民在自建房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最优策略,它以最低的成本,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使建造作为一个人的权利得以实现,让自建房以一种空间占有的方式介入到社会关系中。我们从2016年8月份开始对广州小洲村和赤沙村进行深入调查以呈现这份报告,让更多的人了解城中村现状。我们后来还有一个小组,叫城中村调查小组,我们做的所有工作是让我们认知我们的环境,认知我们的生活。所以大家想看更详细的调研,网上也可以搜索得到。
城中村自建房调查
我希望学生或者参与人通过这次天台自留地讲座真正了解一下到底城中村的房子。我觉得这是蛮重要的一个工作,因为我在城中村居住了很久,所以对它比较了解,如果学生要参加自留地项目,要了解城中村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基于这个了解,对种植有更深的认识。我觉得大部分城中村的房子最早建造出来的时候,屋顶不是为了要种植用的,这个项目真正吸引我的地方是到底这个屋顶怎么变成种植,种植是怎么实现的。所以大家如果能参与这个工作坊,会慢慢发现这种种植是怎么被实现的。
从图片上可以看到从2009到2017年的8年时间,能保留住的瓦屋顶颜色已很少,城中村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极速地发展变化是很大的。
下面这是一张小洲村旧村鸟瞰建筑分析图,我们对不同层楼都画了不同颜色的线,绿色、蓝色和红色的线,最高楼层是蓝色线。因为小洲村本来是作为被保护的自然村落,但是因为城中村不断地变化中很多旧房子被拆掉了,新房子盖到了六层,原来古村落的面貌已经不复存在了。
我们做所有城中村的调研,有一个切入点就是一定要认识这里面的人,特别是这里面的房东、屋主这些人,要不然我们很难进入到很深入的调研。我们2017年比较深入地对赤沙村做了调研。赤沙村在中大布匹市场最外围一环,因为这里面有大量的服装厂,小作坊的服装厂。我们就比较深入去调研其中一个服装厂的房子是怎么被使用的。当我们做天台的自留地时,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建房和天台自留被使用的性质、特点,才能认识到种植的植物是如何被种植的。
我们很大量地研究城中村的空间使用方式,因为复杂的空间有很多和其他住宅空间不一样的使用性、复杂性,所以我们就挑了一间夹在整个建筑群缝隙中间的,采光是很差的房子,对它的采光进行一个模拟。因为周围的包裹,它的采光基本上就是中午的时间光线才能打到阳台上,从左右两个图片可以看到光影是很漂亮的,空调、衣服落到立面上面,但是在房子里面的人,起码一楼到四楼,基本上白天都要亮灯,只有到5、6层才不需要亮灯。所以采光是这种空间中的一个问题。
实际上天台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这种房子的天台一般是不会种植的,因为天台是整栋楼的租客使用,如果这样的天台变成可以种植,那是谁在种植,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那将是独特的房子,下面是各种生产,上面还有人会种植。
住宅工厂——工厂与家庭的叠加
我们做了房子的剖面图:一楼是有3户,这里面有电子厂,有一户是住户,还有一个是服装厂;二楼也是服装厂、电子厂;四楼到五楼是一间比较完整的服装厂,从生产到烫印到打包是一个整体。下面的都是属于小作坊的,我们就对小作坊的生产做了比较深入的调研,我们就拿其中的一间讲述一下空间。左边是两间1梯4户,左边这两间是电子厂,做很小的配件电子,右边很小的那间没办法进去,一直关着门。右下角是制衣的小作坊,我们就围绕左边的这两间。
右边这张图用的灰色和绿色来描述空间,每一间原来的格局都是两房一厅,厨房厕所的这么一个格局。这个电子厂租了左边两间,就把客厅的部分(上面那间客厅的部分和下面这间客厅的部分)都拿来放机器,夫妻两个人就住在最上面的房间,儿子、女儿就住在右下角的房子,等于是把生产的部分放在两个客厅里面,然后房间里面可以住人。但是我们还看到另外一个比较模糊的地方,绿色的小点表示在生产的空间里面还有生活空间的。客厅上面绿色的点表示既有工作也有生活的空间,空间是比较复合的,中间就是放机器的灰色空间,父亲在这个时间段在厨房做饭,左下角生活和空间中的有一台压缩机。把生活和生产混合在一个空间里面,其实是满足了他们的生活需求。我们做调研不是只看到这个表象,我们是更希望了解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做了更详细的研究,看看一天当中是怎么完成,在空间是怎么管理既生活又工作的过程。
左边绿色右边灰色表示生活和生产的空间:早上有一个人是带小孩去上学,买菜,另外一个人是在睡觉的,因为他们有一个人昨天晚上是工作到很晚,所以这个7点到8点的时间段,有一个人在睡觉,另外一个人带小孩;到8点到10点,那个人还在睡觉,带小孩的人就回来开始工作。10点到11点两个人都在工作,到11点半又有一个人去接小孩放学,11点半到12点,一个人要去煮饭,另外一个人和小孩一起呆在客厅,中午就吃饭、吃完工作。下午又重复这样的事情,比如说到下午4点又要接小孩了,另一个人工作,到小孩放学回来,又重复两个空间的使用。到晚上的时候,有一个人要陪小孩睡觉,另外一个人工作,在利用这种方式,在两边的空间中完成既工作又生活的过程。
其实我们现在做自留地的研究重点是到底这种屋顶是谁在种植,是房东还是租客,租客在种植的时候,生活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完成他的生活再去种植。所以我们要去研究一个人,这样一个住宅里面的一家四口的生活,是可以研究的一个深度。因为我觉得这种工作坊空间可以让打工的人能够在城中村用低廉价的租金完成他们自己的工作,又能照顾他们的家庭,而不是把小孩子都放回老家去,成为留守儿童的方式。
二楼另外一户租了三间,这也是一个电子厂,生产小电子零件,和一楼的设备都差不多。为了把工作、生活分开,在右边生产空间对面租了一间作为生活用。为了更方便的生产,就把右边两个租房墙打通了:我们可以看到左下角是小孩子日常活动的空间,右边是生产的空间。在空间里面实现了既生活又生产。
建筑成本
除了人对空间的使用,我们也关注到这些房子的建造。我们也做了一个比较深入成本的调研,这些也涉及到天台自留地在屋顶的搭建方法和搭建成本。我们认识的房东把2017年建房子的所有票据,每一张票据都收集在一起给了我们,我们用了很长时间整理筛选票据,阅读它的信息。这个材料汇总图,我们是根据所有的票据数量、单价、内容都整理出来。
比如这个6层楼的自建房要用到的三种门:前面是塑料门,中间的是木门,后面的是铁门。三种门的价格不一样,最贵的是铁门,最便宜的是塑料门。有不同的需求:铁门保证房子更安全。木门是给人有家的感觉,温暖的感觉,塑料门在厕所可以防水。使用三种门是对材料成本的控制。所以城中村的房子大家可以去观察调研的时候思考一下,为什么用这个材料,这个材料怎么来的,对他们的这个支出会有什么影响?怎么获得这种资源,这种材料。
这里我们是根据他所有的单据,把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全部数据罗列出来。排水系统和供电系统的零部件和费用是在另外一个视频上去表现。当你很细致的区分,我们的认知就会变得不一样:把一个现象表面上的感受和真正的差异性细致准确表现出来的话,我们的认知肯定会跳跃一个级别,会突然发现这种细微的价格差别的意义。所以这部分调研是挺有价值的,我会把它作为一种我们对当下自己的环境的认知。
我们对空间的认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调研包括房子空间布局的分隔。因为城中村建房子有一套模式:包工头会告诉我们每个空间有最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空间的划分,比如一张床是2米,加上床头柜是2.5米;厕所是1.3米;厨房就1米到1.3米的灶台。城中村所有的房子尽量在最少的空间能够放入更多的房间,实现出租房子更大的利润。我们就按照包工头的施工图做了两个模拟的摆放,单间也有一方一厅两种模式,只有一个窗,有些是两个窗户,所以我们上面是三张平面,左边是单房的价格是300块,中间的一房一厅是400块,因为在两个房间的中间,只有一个窗采光。右边的房间也是400块,但是在建筑物的边角,所以采光会比较好。其实按照最理想的排放是左下角排8个单房,收入是最高的,但是他需要摆楼梯因此没办法实现。
最后建成的是5个一房一厅,中间这个房子变成了只有厨房窗口采光的空间。一个房间400块一个月的话,一栋楼一层有5间,6层一个月有1.2万的收入。城中村出租是他们很重要的来源。我们和其中一个住户聊天,她刚好是中间那个房间,只有从厨房进来的光。
我们更深入地研究这个房子的空间,计算了所有部件的单价和总价。我刚才讲到的三种不同单价的门,所有的材料加在一起会看到这样一个房子的建造成本是大概是6000多,加上人工就9000多,一个月租400块钱。这是我们2017年参加深圳建筑双年展的模型,展示了作为城中村一房一厅的样板。其实城中村除了租客,很重要一部分就是房东,这里的原住民的生存需求,建这个房子的原因、建造成本、资金来源,我们也思考这个问题。
包括外墙所有的防盗网都是不一样的,有些是突出来可以晾衣服的,有些是不能晾的。能晾衣服的防盗网多少钱一个,装了多少个,也可以看到这些差别。
空间博弈
城中村村民在城市中的角色是模糊的。当他们被挤压在城市的边缘时他们如何生存,他们的城市权利如何体现,那么他们拥有的土地或宅基地就是他们在城市空间中争取自己权利的场所。各种出现在违章建造边缘的建造方法就是对权利博弈的体现。除了这个之外,在城中村更重要的一部分,这种城中村的空间,到底算不算违章的建筑?和城市的规章制度是什么样的关系?一方面我们看屋顶的自留地,同时我们也要看这种房子为什么会存在,各种奇怪的空间是怎么存在的,怎么认识这种存在的奇怪和现实的关系,所以我们也做了一个关于空间博弈的调研。
建筑出挑:在基地边界往外面伸出去多少,是很重要的灰色的部分,还有层高怎么往上加建。我们在做小洲村调研时看到有一排房子,发现这排房子对于加建有六种不同的方式,按照城市规章制度一般是3层半是规定的,或者是用一个高度14米来规定,原来按3层半的规定,现在已经有的建到6层了,小洲村现在是5层半,这个半层就是大家要做自留地的空间。红色的线,绿色部分就是原来的3层半的空间,有些可能多出来是4层。我们做调研的时候,看这条线找到明显往上加建的地方,刚好在这条线上面,因为上下的机理和铺装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就画了下面的这张图,绿色的部分是原来的,剩下的部分加建的。
其实有很多方式来加建天台,按道理如果我们遵从3层半的规定,有些地方的要求很严格,超过3层半就会把它拆掉,或者有些是超了5层半会被拆掉,我们看到很多类似村子被拆建的部分。比如说在半层上面,半层是作为一个楼梯间的方式存在,所以才允许半层,因为要出天台,所以是楼梯间的方式,但是这个图上蓝色部分棚屋其实在半层的顶上面,除了楼梯间,还加了一个棚屋,在屋顶上搭这种简易板房是可以被允许的,只要建筑不是固定永久的,不算入违章面积。第一张俯视地图上面的很多蓝色、白色的,是在半层做了很多可移动的简易搭建,这种房子有很多种搭建方式,有简易板房的、还有红砖的,没做完的,再加一个蓝色的简易搭建。
现在这些房子有5层半、有4层半都有,这些现在村里还是默认允许的,现在村里还有拆掉原来的房子改建到5层半的,只多了一层两层或者是一层半,但是对他们来讲,这个收入多很多,所以很多人都不断加建、改建。还有加蓝色的板房,这里好像也有种植,我们看到第3栋,也有天台种植,到底谁来种?
我们看到这种加建时的棚架搭建有很多种方法,于是我们做了关于棚架搭建的调研,左边是列了四种棚架搭建的方式,有些直接在屋顶上做棚架搭建,有些在两个建筑物中间搭建,有些直接搭建落在地面上,右边的图这种房子是没有落到地面上的棚架,基本上利用已有建筑上的部分,我们列了三个部分出来,右上角这张把结构落在阳台上,用阳台的结构支撑棚架,还有些是落到飘窗上面,支撑上面的棚架,上面可以站人,就可以完成搭建。我们调研天台种植,大部分是这种简易,实用的方式,这些是搭建工人考虑他们的经验来完成的搭建,天台的种植,很多主人没有这些经验,自己摸索着就弄出各种的天台搭建的种植空间出来。
建筑出挑
这里两个房子很明显看到出挑的变化:白色的房子是老房子,左边的房子是新建的,整个的建筑物二层以上往外突出基地外,这部分出挑是可以被允许的,城中村一般规定可以出挑一个巷道的1/3,如果你隔壁的那一户没有意见,不举报你,建完了就可以成立。右边的是老房子,房子的基地只占用了原来房子的基地,房子往后退形成院子。这个村子怎么观察哪些房子是后改建的?我们就去研究瓷砖,就知道哪些是新建哪些是后建的,因为建房子都有个特点,每个时期外墙用什么瓷砖都有一种习惯,从石米开始,到马赛克、瓷砖,从大瓷砖到小瓷砖,现在喜欢用小瓷砖。当把所有的外墙瓷砖差别找出来,结合建筑有没有往外出挑就知道哪些是新建哪些是后建。
这里是当时被拆掉的,出挑之后被拆掉了,图上巷道空间标了尺寸,宽度只有2.3米,这个房子出挑的阳台就要占到1.3米,当出挑超过规定尺寸没人投诉是可以的,但左边这个房子投诉了,就不能再建阳台这一块了,现在只留下了混凝土的板。但是拆掉之后,就只好把厨房、厕所放在室内左上角,占用很多室内空间了。这是另外一个也是出挑,这个出挑只建了一层的阳台被人晾衣服,上面的部分就不再建了,也是因为左边的屋主投诉他。我们模拟了房子的采光,蓝色箭头代表光线在没有红色这块阳台突出来的时候,阳光是可以从缝隙打到屋子里,如果建了红色阳台这一块,阳光打下来基本上是很少的光线进入到室内了。
这部分我们分享2017年做城中村的研究,其实我们研究是有很多学生参与,我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陈晓阳:谢谢许老师,这些精彩细节和整体的长期观察,让我们不但看到了城中村,不但看到了自建房,尤其是看到了背后人的关系,所有空间的生成变化,其实背后来自于人的生活和人的需求。尤其是看到最后建筑材料时代特征的时候,让我想起瑞筠在分享的时候提到的植物,包括一些作物,有些是原生的、本地的、自然的原住民,有一些是后来的,人和物之间有些结构相似性的东西,围绕我们生活世界存在着。接下来,也很期待来自于另一个学科的老师的分享,李老师是从园林和植物的一个种植的研究开始,从她的角度来看,我们周遭的世界以及人和植物和空间的关系,在古代的时候有非常理想化的,或者是田园牧歌式的关系,在今天是一种消散的状态还是一种被异化的状态,我们是否还有很强的自然属性,人还有没有被彻底异化,还是非常渴求和自然的关联。接下来有请李老师,一起来听她的分享。
李自若:各位老师,各位在线的伙伴们,大家下午好,非常开心能够参加这次的分享。我要分享的内容是关于城中村的屋顶或者说自建房天台的种植。今天主要分享我们接触过的一些村民在自建房上种植的故事。
我是来自于华南农业大学,秾•可食地景研究组。我们课题组主要是做关于怎么把可以吃的植物和我们的生活,生态或者生产更综合性的结合;探讨它的潜力,食物、种植和社区的关系。刚才老师也讲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背景。现代化、城镇化以及流动人口带来农耕形式,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变化,我们在思考如何重构他们的连接。城中村,也是我们广东地区非常有意思的一种居住形态。因此,我们也有了相关的一些研究。
做这个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会从整体的角度,或者社区的角度,但是我们也会研究个体的种植。现在的城市或公共空间中,个体的角色是怎么样?种植者或者是爱好者充当是什么的角色?城中村的建造过程中,我个人认为其中是很有智慧的,对于我们思考如何建构、如何居住或者是怎样的社区,它有一套逻辑。许老师展示了非常多有意思的地方。接下来我们课题组主要关于植物的分享。
我之前读过的一篇文章,是描述人类在土地上如何生存、发展,如何互相之间进行连接的。受到它的启发,我写了上面这段话。珠三角地带,作为这样一个冲积平原,自然漫长的过程中形成了现在的形态。我们在这上面居住和生产,去求得一些生存的机会。(当然最最开始,人们也不一定在陆地上生活,可能会有依赖船只,这是另外一个话题。)随着时代的变化,自建房天台或自留地,也是一个活着的东西。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村民们在土地上从种地到建房。村民成为了房东,出租给外来的人。但自己感觉在这个过程中,房子不像建出来的,是种出来的。原本靠土地的耕种获取收益的这些本地居民,他们重新又通过房屋的方式获取生产或者是生存的支持,而远方来的租客,他们也是会重新在新的城市去寻找自己落脚的地方。
这次介绍的地方包括了棠下、车陂、龙溪、小洲、钟村、沙湾。由于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的差别,它们有很大的区别。像棠下、车陂是比较高密度的城中村,龙溪、钟村和沙湾是随着建造的迭代,出现新的建造的方式,小洲村也有特殊的背景,我就不多介绍了。
广州市家庭式屋顶花园
首先,棠下是我导师(鲍戈平老师)的课题,我当时是作为助教。其中有个小组(李博勰/李雪妮/徐点点)做了关于城中村屋顶的设计练习。棠下的城中村是非常高密度。作为棠下城中村的改造,他们当时发现城中村的光照问题,在城中村的居住有非常多公共生活或者是需要阳光的活动。所以这个小组便深入探讨城中村的屋顶使用。他们调研大家的公共生活是什么,休闲活动有什么,个人的情感诉求是什么。发现城中村除了解决居住,情感需求或者休闲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屋顶作为城中村阳光最充沛的地方。住在城中村的人会非常渴望阳光。大家对屋顶上的期待有休闲生活,解决功能性的晒被子。而城中村的建筑类型非常多,屋顶形状或者建造也会分为上人或不可以上人。楼梯间所处的位置也会形成屋顶布局的差异。在后续的利用或者可达性上会产生一些区别,所以这个小组的同学会对屋顶的诸多内容进行细分,包括大小、可上人性以及本身的格局。
关于这个网,其实是他主动挂的。他是一个租户,如果自己霸占了屋顶,也不公平。所以他把自己种植区控制在一定范围,更关键的是希望和所有居民共享。他也和其他的居住者进行沟通。因为种菜之后,有人担心不能晒衣服,他就挂了网让大家来晒衣服。我觉得他很系统地思考了植物和植物的关系,植物和土地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想了自己和整个楼栋人的关系应该如何平衡,如何持续。
广州小洲村阿伯家屋顶
同时他会种很多果树,家里楼顶非常多大的盆栽。种植有黄皮、龙眼、芒果等各种果树。他说喜欢种不同品种的果树,自己也在做实验。所以我拜访小洲村阿伯的时候,发现每一个人在种植的过程中,都在和植物进行交流。我也向他咨询了盆栽种果树的经验。(因为正好认识的另一位老师说在盆子里面种植物不像土地里种,盆子的土难以持续有营养,会板结。)于是小洲村的阿伯就给我介绍经验。他的种植是把原来在果地里的经验重新用到盆栽里面。虽然是在盆子里种果树,但是每两三年会在盆子里添加塘泥,因为浇水的时候,势必是会有水土的流失,营养流失。因此每两三年会在上面放上塘泥,让其慢慢转换成营养进入到土壤里。而每五年就会进行换盆,重新做土壤。盆栽果树就也可以种很久。当时听完之后,感觉小洲村原来很多果基鱼塘的种植区域虽然没有了,但是阿伯还是把地里的经验用在屋顶上。这个屋顶的种植,是他与过往的小洲,与土地的另一种连接。
广州沙湾何先生家天台花园
除了种植区之外,阿叔还有一个养鸡的地方。他说其实也不是养鸡,主要是把鸡买回来,在家里养一养,觉得这个鸡的味道变得更好吃。在何先生的屋顶上,由于特别注重生产量,所以过道留得比较窄。种植的这些菜也都是结合了季节来种的。这是冬天调研的情况,何先生就种了大量的叶菜,屋顶上也还有多年生的果树。
何先生种植的过程中,他的储水的过程很有意思。可以看到中间这张图是运水罐,在楼梯的左侧放了一个一个的桶,全是装了水,会定期补给,往上拎。这让我们感觉到,何先生在屋顶创造一片土地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水资源,他便结合竖直的楼梯来建立机动的供水系统,也是很有意思的。
广州卢叔叔家天台花园
这是怎么来建造的呢?
另外也和何先生一样,屋顶种菜都有一个运输问题。所以大家都会思考如何把物料重新回用到屋顶,形成一个自循环的系统。这里可以看到屋顶上割的杂草,会放在这里或者是烧一烧变成草木灰处理一下,还有囤积的枝干,后面再进行处理。可以看到前面讲到的很多天台自留地,都会尽量创造一个持续循环的资源系统,让种植持续下去,能源转起来。不过与何先生不同的是,卢叔叔的屋顶还留出了一些空间,会晒橘子皮、红枣,还有吃烧烤。
华工的邢君老师邀请我们去参观在龙溪屋顶上种菜的朋友。疫情期间这家屋顶收获了很多果实。这是位住在自建房楼顶的房东。他住在楼顶的两层,第一层的露台是先做了一个水池,里面还养了锦鲤,有庭院。再上一层到了顶层是种植了很多大型的盆栽果树。种植池是围绕四周建设的,里面种了菜。由于屋顶上鸟很多,人爱吃的时候鸟也爱吃,所以她们家就用网把它们网住。除了种植,这家人养了很多动物,包括乌龟,鸡。这样就有一个循环系统。这些动物的粪便会用来和土壤混合之后堆肥,旁边的泡沫箱就是堆肥箱。堆肥完成的土壤会用来种菜或者果树。乌龟养殖也精心设置了养龟池,哪里产卵,长成之后再卖掉。主人为了养鸡还专门做了一个鸡孵蛋,取蛋方便的设施。女主人非常认真在思考屋顶的生产系统。在建屋顶的时候,她们家就做了灌溉设施。这是一套喷灌设施。只要开阀门,所有的种植池就可以自动浇水,是一套非常系统思考的种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