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
线下论坛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廊上咖啡厅
线上通过Zoom进行直播,时区:GMT+8
Zoom会议号:825 2463 4918 密码:125858
为建立多维度、跨学科的“泛东南亚研究”体系,同时也基于我国美术馆学科理论及观念的新发展,延续与提升艺术史与艺术理论、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相关学科在现当代艺术及文化语境中的交互作用,“泛东南亚研究”国际学术论坛,将于2022年1月4日在广州美术学院举办。
“泛东南亚研究”国际学术论坛旨在以开放交流和组织的形式搭建长期的研究、展示、交流平台,联动不同机构、个体资源,以艺术研究为核心,对地理定义上的南中国及东南亚区域展开研究,连接话语和实践。
基于此,本次论坛主题为:离散的世界及新的美术馆策展实践,邀请国内外重要艺术史与艺术理论、艺术博物馆学、人类学及跨文化研究学者与艺术家,围绕:一,离散的世界与流动的泛东南亚;二,南中国与东南亚区域艺术;三,新的美术馆视野下的策展实践等议题,参与南中国与泛东南亚区域研究、研究性展览与参与式艺术介入、新的美术馆策展实践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讨论。
以此活动为契机,开展与国内外相关学者及机构的有效交流、对话与合作。
(一)离散的世界与流动的泛东南亚
长期以来,对东南亚区域社会的研究缺乏深入、多向度的视野,无法客观呈现这一广阔区域的多元艺术样貌;另一方面,这也阻隔了不同民族、种族、制度、语言、风俗习性背后隐藏着的区域共通性。本版块以离散的世界与流动的泛东南亚为主题,试图从区域中的机构研究视角搭建起对东南亚社会的观察与研究体系,继而把相关研究引申至世界范围内的“东南亚”。
(二)南中国与东南亚区域艺术
在历史上,南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有很多艺术家都有着在东南亚学习、考察和生活的经历,也有相当多的东南亚艺术家就来自于南中国地区。本版块基于南中国与东南亚地区间的地缘背景及历史渊源,试图发掘当代艺术实践本身超边界的连接方式,在对现有结论保持谨慎态度的同时,有效地推进南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在当代艺术层面的交流和理解。
(三)新的美术馆视野下的策展实践
新的美术馆不是对传统美术馆学彻底的反叛,而是在现代美术馆的“废墟”之上建构起自身的策展理论和实践方法。新的美术馆理念旨在寻求一套新的研究方法,更有针对性地面对不断更新与发展的美术馆和艺术机构,以及适应当代新媒介、新科技所带来的新理念、新视角与新实践。
(嘉宾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蔡影茜 | 广东时代美术馆学术副馆长、首席策展人,泛东南三年展”策展研究员,批评家
陈晓阳 |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董冰峰 | 独立策展人,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
邓启耀 | 人类学家,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泛东南亚三年展”学术顾问
段 颖 | 人类学学者,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主任、教授,“泛东南亚三年展”合作研究员
樊 林 |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
胡 斌 |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
胡 超 | 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康 敏 | 人类学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副教授,“泛东南亚三年展”合作研究员
Kian Chow Kwok(郭建超) | 策展人,新加坡美术馆前馆长,“泛东南亚三年展”国际顾问
林书传 | 艺术史学者,南艺美术馆策展人,“泛东南亚三年展”策展研究员
刘 鼎 | 艺术家、策展人
卢迎华 | 艺术史学者,北京中间美术馆馆长,“泛东南亚三年展”策展研究员
Mary Ann O’Donnell(马立安) | 人类学学者,深圳“握手302”发起人
Pok Chi Lau(刘博智) | 艺术家,美国堪萨斯大学荣休教授,“泛东南亚三年展”参展艺术家
沈 森 |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讲师,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苏 伟 | 策展人,清华艺术博物馆研究员
王 艾 | 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画派研究中心主任
王璜生 |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
魏 颖 | 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方向研究员
吴天跃 |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美术史系讲师
向在荣 | 策展人,昆山杜克大学比较文学助理教授
熊 迅 |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泛东南亚三年展”合作研究员
杨小彦 | 中山大学教授,“泛东南亚三年展”学术顾问
于 渺 | “北方 X 人类世”项目发起人、策展人
曾玉兰 |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馆长
1.4 上午:泛东南亚三年展项目展导览
10:00开幕11:00导览
1.4 下午
14:00-17:05
论坛开幕致辞:王璜生
14:00-14:20
主题一:离散世界与流动的泛东南亚
板块主持:陈晓阳
No.1
邓启耀:《“走夷方”人两头家的双线叙事——跨境民族与刘博智缅甸华人摄影》
发言摘要
“两头家”是人类学关注的研究话题。特别是对于移民等离散群体来说,“两头家”是他们家屋空间的常见形态。他们的一头家在故乡,为了谋生,出洋和走夷方,挣钱回来盖屋养家;他们的另一头家在异国他乡,为了立足,以联姻建立新的社会关系。他们“两头家”的双线叙事,因时代、空间和伦理跨度太大而处于失序状态。这也就是国内大量华侨房产及其乡村建设处于复杂纠结状态的原因之一。出洋和走夷方华人“两头家”的双线叙事,跨国,跨文化,跨种族,甚至跨传统伦理。“两头家”及其家屋的形态,寂寥地混处于失序的空间。游子们徘徊在“两头家”之间,身心漂泊,最终无家可归。
No.2
Kian Chow Kwok 郭建超:《“离开”和“相聚”》
发言摘要
演讲立足于回应本次会议主题中包含的“离散”、“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等概念,从甄别这些概念的含义出发,思考相关问题的内涵和边界,并结合东南亚美术展览和讨论的历史,对“泛东南亚”的研究方法和意义展开阐述。
中文“离散”中的“离”,其实也包括“离开”和“重逢”两层对立而又互相结合的含义,正好象征着广州美术学院泛东南亚三年展这类展览项目的研究出发点,就是用一个更为宽泛的地理范围概念来扩大视野。这种复杂性,也可以用来解读美术馆、尤其是东南亚的美术展览和创作中,展现出的多种定义、多层地理范围和多种策展视角。
演讲也将讨论在东南亚艺术讨论中时常涉及的“(中国)南方”或者“全球南方(发展中国家)”等概念,也包括从中国现代艺术传播中,和“东洋”、“西洋”相并列的“南方”也就是“东南亚”。总体上,东南亚地区的艺术家和展览,在对包含有多种“南方”的理解中,以“南南合作Global South”等思想为核心的思考,一直持续至今。这种关于“南方”的讨论,也拓展了对东南亚的地理范畴。演讲最后将结合东南亚美术创作和展览实例,讨论东南亚的艺术创作和策展实践中,不断对“东南亚”这个地理概念的定义、想象和拓展,从而实际上实现了多种艺术、地理、文化和传统的“离开”和“相聚”。
No.3
Mary Ann O’Donnell 马立安:《重新发现深圳:在“没有文化”的城市中展现历史的挑战》
发言摘要
深圳地区具有丰富多样的历史记载:珠江地区最古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大鹏咸头岭,汉朝南海郡番禺县设置盐官所在地是南头古城一带,南北朝时期印度高僧杯渡禅居屯门青山,明朝在赤湾天后庙下西洋的海商祭沙而出海,清朝客家人在龙岗建了大万世居、鹤湖新居、龙田世居等大型围屋。这些历史都跟深圳地理位置相关,位于珠江入海口,深圳片区历来是中外陆海的枢纽。然而,深圳居民和游客却对城史不仅仅陌生,还有一点视而不见。以握手302的研究性艺术为例,本论文着眼于这样的现代化现象——如何在一座被误会为“没有文化”的城市中展现其历史?
No.4
段颖:《叶落归根 · 落地生根 · 四海为家 ——东南亚华人认同的形成、建构与转变》
发言摘要
本文聚焦于东南亚华人认同的形成、建构与转变。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之下东南亚华人族群社会文化的叙述与分析,探讨华人认同的变迁及其复杂、多义的文化内涵。研究力图说明,华人认同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历史过程,其建构亦非单一动因促成,而是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与作用,包括区域格局、民族主义、民族国家建设、政治权力、人文地理、族群关系、社会资本、文化传统、双语教育、社会化、跨国网络、全球化/地方化、与中国之关系以及相关的国际局势等等。因此,本文论述意旨在于,从历史与文化的维度,结合历史文献与民族志经验,对东南亚各地华人之生存境遇与族群认同加以比较,并将之置于更大的范畴——民族学文化圈——中加以考察,进而从方法论角度阐述华人族群认同对于海外华人与东南亚研究的重要性与理论意义。
No.5
康敏:《作为“组装艺术”的东南亚地区研究》
发言摘要
“组装”(assemblage)既是一个艺术概念,也是一个学术概念,它很适合用来反思当下方兴未艾的国别区域研究。国别区域研究应当成为挑战既有学科结构和体制,真正具有创造性的“组装艺术”,这样的艺术也需要多学科共同努力,培养出新的学术主体。
No.6
对谈嘉宾:熊迅、陈晓阳、樊林、胡超
1.5上午
9:00-12:05
主题二:南中国与东南亚区域艺术
板块主持:胡超
No.1
Pok Chi Lau 刘博智:《“翻山越海”》
发言摘要
主题发言基于“翻山越海”这次展览,在2020年初泛东南亚三年展组委会委托我前往缅甸创作以“缅甸华人”为题材的系列作品,在为期七天的田野拍摄中,我去到了仰光、毛淡棉等缅甸南部城市。除此之外,我曾在2013年至2014年期间到访曼德勒、腊戌、南渡、皎脉、眉苗等缅甸北部城镇时,也拍摄了一批作品并留下观看笔记。历史上缅甸与中国山水相连,正是在此背景下,我主要讲述我对于缅甸华人社会的所思所想。
No.2
向在荣 :《竹子摄影机下的小世界主义》
发言摘要
拥有电影导演和艺术家双重身份的菲律宾导演奇拉·塔西米克(Kidlat Tahimik)耗时近40年不断拍摄、剪辑、修改,不断生发新版本的鸿篇巨制Balikbayan#1 Memory of an Overdevelopment和他用传统木雕及竹编技艺制作的艺术品一起,是与他人生相伴的捍卫本土文化记忆的反殖民笔记。讲座将介绍笔者在柏林和广州的两次合作策展中对塔西米克的这部电影及其竹木作品的展映,通过对影片及艺术作品的细读,讨论艺术家以及策展实践在殖民全球化及电影工业的霸权框架下,基于“泛东南亚”及“全球南方”的在地经验,重溯、重述及重塑反殖民的世界主义的方法和可能性。
No.3
苏伟:《海岬上的瞭望:20世纪60年代中国艺术与海外互动的片断》
发言摘要
中国与所谓社会主义阵营和所谓“第三世界”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的互动,依赖于对民族主体性的伸张以及这一伸张下开展的各种社会动员。这种互动在很多层面上是自我投射的,旨在通过国际努力宣讲中国的政治理念和共产主义信条。结合历史文献和艺术作品,这个发言将聚焦在艺术在这种互动中的象征性角色,特别是艺术创作如何在一种情感的情境中展开:外部世界的情感投射与想象,创作个体在“新世界”中的自我认同与困境,都以种种面貌出现在这一情境中。艺术在这里是一座友谊的桥梁;更重要的是,它的出发点也是它的目的地。
No.4
王艾:《地缘文化与美术潮流——20世纪粤籍艺术家在东南亚地区的现代主义实践》
发言摘要
20世纪前期的中国美术史中,大量广东东部潮汕地区的学子放弃地理上更为接近的珠三角地区而选择旅沪学习美术,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之后定居南洋(东南亚地区旧称)发展,形成一个非常奇特的地缘文化现象。笔者试从地缘文化与美术潮流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梳理这一史实在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的影响。
No.5
吴天跃:《高剑父的泛东南亚之行——从新加坡、缅甸到锡兰的“展览”与“佛迹摹写”之旅》
发言摘要
“展览”与“佛迹摹写”可谓岭南派代表人物高剑父1930至1932年泛东南亚之行的关键词。高剑父曾途经越南治安、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和槟城、缅甸仰光、锡兰的科伦坡和狮子岩,紧锣密鼓地举办“展览”与“佛迹摹写”。本文借由《星洲日报》、《锡兰每日新闻报》、《独立报》和高氏手稿、画稿等一手资料,得以考证和揭示高剑父鲜为人知的在泛东南亚地区的早期展览史、锡兰狮子岩佛教壁画临摹与创作的先锋尝试及其影响。20世纪30年代初高剑父与泛东南亚地区画家、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等海外华商团体、锡兰佛教总会等佛教团体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及其艺术创作,生动折射了近现代南中国与泛东南亚区域之间的流动性知识生产、身份认同和现代美术教育理念的思想激荡。
No.6
对谈嘉宾:杨小彦、胡斌、蔡影茜
No.7
特别活动
蔡影茜:广东时代美术馆新展导览
1.5 下午
14:00-16:55
主题三:新的美术馆视野下的策展实践
板块主持:沈森
No.1
卢迎华:《谈美术馆的灵魂》
发言摘要
以中间美术馆的实践为例,谈美术馆作为一种当代文化实践的形式与方法,展现艺术机构作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的个体的可能性。中间美术馆的实践表明,艺术机构可以为艺术实验,也可以为思想提供舞台。艺术机构存在于现实的语境但并不完全依赖于它。它可以附体于一个具体的建筑,但它应该首先拥有一个具有思考能力和人文关怀的灵魂,对当代社会进行观察与思考。中间美术馆的实践是一个整体性的实践,它立足于中国的现实,胸怀历史,置身于全球语境中,反观自己,寻求贴切的自我表述与改变现实的途径。这样的取向既关乎基本的素质和技巧,也关乎高远的品格和志向。
No.2
董冰峰:《我们,集体:影像中的艺术与集体》
发言摘要
许多当代艺术家的实践表明艺术应该介入现实,并且在不断地协商并打破艺术感知力与社会现实的边界。艺术家、建筑师、哲学家、电影人和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学科链接与知识协作在当下变得日益关键。本次讲座通过研究2021年广州影像三年展“我们,集体”展览概念中的三位艺术家毛晨雨、田中功起(日本)、丹尼埃尔・G.安杜哈(西班牙),来解释“集体”在今天如何成为一种方法与立场,并讨论艺术家的“行动者网络”如何打破阶层、文化甚至意识形态的制度化缺陷。
No.3
曾玉兰:《走出自我中心的美术馆策展实践》
发言摘要
在当代语境中,我们不仅仅是在泛泛意义上去探讨和实践美术馆的研究、典藏、教育推广、展览展示这些功能。美术馆应当是一个汇聚多样的价值观,容纳不同议题的开放性场域,因此,美术馆的所有的功能的实现实际维系于美术馆如何不断重新认识和梳理从而建立起自身与社区、与周边的人群、历史、文化和空间等一切关联性事物的关系,同时这一过程既应当是打破传统美术馆(博物馆)精英化的自我中心的过程,也应当是在一个全球化背景下,重新认识、评估区域的视角;而这也塑造了美术馆在所在区域所起到的作用和所扮演的角色,或者说美术馆作为机构的个性。本文将以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策展实践与诸位与会专家进行分享交流。
No.4
于渺:《南方星图之外的“北方”:从边缘出发的策展实践》
发言摘要
相对于普遍带有热带气质的“全球南方”,我们应该如何理解那个同样缠绕着殖民历史、移民经验、跨国地缘但是气候寒冷的“北方”?无法被简约归类的“北方”与全球南方之间有着哪些可比较的平行与交织?“北方x人类世:从边缘出发的生态感知”项目虽然从中国东北出发,但并不局限于固定的区域范畴,而是将东北与西伯利亚、高加索、加拿大北方、北极圈等具有北方特质的地区放入比较的框架之中讨论,以建立彼此映射的关联和地理想象。
No.5
魏颖:《“再物质化”时代中艺术的机构化策略——以生态艺术与生物艺术为例》
发言摘要
“再物质化”(Rematerialization)是在60年代观念艺术等形式带来的“去物质化”(Dematerialization)以及80年代数字革命带来的“非物质化”(Immaterialization)后的又一次转向,其包含的生物艺术、生态艺术(以及打破传统型人机界面的互动艺术、太空艺术)等都将对艺术机构带来新的挑战。全球美术馆和双年展掀起了一轮新的“再物质化”转向,关注当下所面临的气候危机、资源衰竭、物种灭绝等问题等,艺术家们走出工作室,将视野扩展至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思考人与非人(non-human)的新型关系。讲座将讨论在新美术馆学的语境下,这类创作的展示、收藏机制,以及更为深远的伦理讨论。
No.6
对谈嘉宾:王璜生、刘鼎、林书传、沈森
16:05-16:45
1.5 论坛闭幕致辞:胡斌
16:45-16:55
主、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会议组织
名誉总顾问
李劲堃
学术主持
王璜生、胡斌、陈晓阳
项目统筹
冀然、沈森、胡超、陆思培
工作团队
王秀媛、刘子瑗、余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