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泛东南亚三年展
论坛预告 | 地缘与后历史 —— “泛东南亚研究” 国际学术论坛第三期
November 4, 2024
活动档案



论坛主题

地缘与后历史——

“泛东南亚研究”国际学术论坛第三期

板块

1.重思全球化:博弈与联结

2. 地缘美术史与泛东南亚现代美术教育

3. 更具实验性的展览对话方法和美术馆实践

时间

2023年7月8日—9日

论坛方式

线上论坛

时区:GMT+8  

ZOOM会议号:849 5951 3939;

密码:588063



为建立多维度、跨学科的“泛东南亚研究”体系,也基于我国美术馆学科理论及观念的新发展,延续与提升艺术史与艺术理论、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相关学科在现当代艺术及文化语境中的交互作用。同时,也以三年以来的7组展览项目研究、13场与展览项目密切相关的工作坊、12场以泛东南亚文化研究为主题的讲座,两场以“华南与东南亚参与式艺术实践”(泛东南亚研究国际论坛第一期)及“离散的世界与新的美术馆策展实践”(泛东南亚研究国际论坛第二期)为题的国际学术论坛为基础,地缘与后历史——“泛东南亚研究”国际学术论坛第三期,将于2023年7月8日、9日在广州美术学院举办。

“泛东南亚研究”国际学术论坛旨在以开放交流和组织的形式搭建长期的研究、展示、交流平台,联动不同机构、个体资源,以艺术研究为核心,对地理定义上的南中国及东南亚区域展开研究,连接话语和实践。同时,“泛东南亚研究”国际学术论坛也作为我校“泛东南亚三年展”的同期大型学术活动,为展览持续三年间的展览流、学术讲座、公共教育活动以及第一期、第二期国际论坛提供一个综合讨论的契机和平台。

基于此,本次论坛将以“新美术馆学”的研究和实践为基础,拟邀请国内外重要艺术史与艺术理论、艺术博物馆学、人类学及跨文化研究学者与艺术家,围绕:主题一:重思全球化:博弈与联结主题二:地缘美术史与泛东南亚现代美术教育主题三:更具实验性的展览对话方法和美术馆实践,开展与国内外相关学者及机构的有效交流、对话与合作。

1.论坛板块

主题1
思全球化:博弈与联结

近两年,中国的双/三年展如雨后春笋般开启,我校的“泛东南亚序列研究”也是同期展览之一。“泛东南亚序列研究”以开放的形式搭建长期研究、展示、交流平台,联动地理定义上的南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各方资源,以超越静态的区域艺术研究为核心,构建了一种独特的“展览流”的模式。板块将以国内外双/三年展的现象出发,研究讨论这一展览的历史、发展及未来。并基于“泛东南亚三年展”的不同研究和策划的角度展开比较研究。

主题2
地缘美术史与泛东南亚现代美术教育

近代以来,我国有很多艺术家都有着在东南亚学习、考察和生活的经历,也有相当多的东南亚艺术家就来自于华南地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考察和研究华南与东南亚的现代美术教育交流,基于华南与东南亚地区间的地缘背景及历史渊源,试图发掘全球现代美术教育和艺术发展本身超边界的连接方式,在对现有结论保持谨慎态度的同时,有效地推进华南和东南亚地区在现代美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与研究方面的交流与互鉴。

主题3
更具实验性的展览对话方法和美术馆实践

“泛东南亚三年展”的“展览流”是一种双/三年展的新的实践方式,除了这种方式之外,是否还有其它的较为新颖的美术馆案例?本板块将聚焦更实验性的展览对话方法和美术馆实践,作为一个交流美术馆展览策划的实验性平台,思考美术馆如何在知识生产与文化对话中联动不同资源,在不同类型的展览模式中探索新的美术馆实践方式。同时,本板块也与第一板块产生了话题互补的深层联系。

2.嘉宾介绍

(嘉宾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蔡  涛 | 艺术史学者,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


陈晓阳 | 人类学学者,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


邓启耀 | 人类学家,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董冰峰 | 独立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


郭建超(Kian Chow Kwok) | 策展人,新加坡美术馆前馆长


胡  斌 | 艺术史学者、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


孔  雁 | 策展人,曾为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项目总监,主管深圳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办公室工作


李公明 | 艺术史家,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


李承恩 | 英国阿伯丁大学博士研究生


林书传 | 策展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泛东南亚三年展展览流“我们共享的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策展人


卢迎华 | 艺术史学者、策展人,中间美术馆馆长,泛东南亚三年展展览流“万言亦无声——生活的学术价值”策展人


陆思培 | 研究者、 写作者,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泛东南亚三年展展览流“对于参与式艺术的两种回应”,“回应二:穿针引线”策展人


聂小依 | ArtReview中文版资深编辑


马立安(Mary Ann O’Donnell)| 人类学学者,握手302发起人


潘思明 | 策展人,泛东南亚三年展展览流“对于参与式艺术的两种回应”,“回应一:联谊——作为关系生产的空间实践”策展人


沈  森 | 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宋  轶 | 策划人、写作者、影像作者,独立空间“激发研究所”运营者之一


王  艾 | 艺术史学者,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画派研究中心主任


王璜生 |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


吴方洲 | 策展人,澳门艺术博物馆


伍时雄 | 艺术家,策展人,三尺营造社创始人


熊  迅 | 人类学学者,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慧丹 | 艺术史学者,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


叶绍斌(Sau Bin Yap)| 艺术家、策展人,马来西亚多媒体大学创意媒体学院教师


周彦华 | 艺术史学者,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

3.论坛流程

7.8 上午

9:00——11:55

论坛开幕致辞:王璜生

9:00——9:20

主题一:重思全球化:博弈与联结

板块主持:沈森



NO.1   9:20——9:45

叶绍斌 Sau Bin Yap马来西亚多媒体大学): 亚洲和东南亚近期的双年展实践


NO.2   9:45——10:10

林书传(南京艺术学院): 两个问题、一个“对手”——全球化与本土化对抗、共生的关系


NO.3   10:10——10:35

卢迎华(中间美术馆):以历史视角突破双/三年展的困境


NO.4   10:35——11:00

董冰峰(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双年展及其不满:《双年展读本》的中译和实践方法论


NO.5     11:00——11:25

聂小依(ArtReview中文版资深编辑): “华人”的位置:从曼彻斯特华人艺术中心到esea contemporary


NO.6  11:25——11:55

评议嘉宾:李公明

7.8 下午

14:00——16:35

主题二:地缘美术史
与泛东南亚现代美术教育

板块主持:杨慧丹



NO.1  14:00——14:25

立安 Mary Ann O’Donnell(策展人): 身边的东南亚:华南与东南亚地区间的现代美学教育


NO.2    14:25——14:50

王艾(广州美术学院): 地缘文化交互作用下的“南洋画风”——中华美术研究会与东南亚华人美术(1936-1952)


NO.3  14:50——15:15

建超 Kian Chow Kwok(新加坡美术馆): 新加坡艺术教育的“概念”转向


NO.4   15:15——15:40

李承恩(英国阿伯丁大学博士研究生): 广东早期美术馆之建设:从市立博物院美术部到广州市立美术馆


NO.5    15:40——16:05

吴方洲(澳门艺术博物馆): 以画为证:澳门世遗之城


NO.6   16:05——16:35

评议嘉宾:蔡涛

7.9 上午

9:00——11:45

主题三:更具实验性的展览对话方法
和美术馆实践

板块主持:陈晓阳



NO.1   9:00——9:25

邓启耀(广州美术学院):“泛东南亚序列研究”展览流模式的艺术实验与学术跨度


NO.2   9:25——9:50

伍时雄、孔雁(三尺营造社): 艺术/展览的乡村实践


NO.3  9:50——10:15

潘思明(策展人): 联谊-可持续的关系生产


NO.4  10:15——10:40

周彦华(四川美术学院): 可感的基础设施——素人艺术与一个村镇的景观、记忆和情动


NO.5      10:40——11:05

陆思培(广州美术学院)、宋轶(独立空间“激发研究所”运营者之一):在大学美术馆策展的一种可能——向课堂延伸的教育实践


NO.6      11:05——11:25

评议嘉宾:熊迅

论坛闭幕致辞:胡斌

11:25——11:45

4.论坛架构



主办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名誉总顾问

范勃

学术顾问

王璜生、胡斌、陈晓阳

项目统筹

冀然、王秀媛、沈森、黄碧赫

工作团队

杨柳、刘子瑗、余爽、骆钰槟、丘晋瑜






More
©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