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面PDF由“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3 “对参与式艺术的两种回应”之“穿针引线”(策划:陆思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2021年11月21日——2022年3月20日)委托制作,已获原作者授权,请勿用于商用,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页面所有PDF由“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3 “对参与式艺术的两种回应”之“穿针引线”(策划:陆思培、展销场、Caroline Ha Thuc,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2021年11月21日——2022年3月20日)出版或委托制作,已获原作者授权,请勿用于商用,转载请注明出处。 五艺中心和朋友们电子版0316.pdf Pangrok Sulap zine中文版小志.pdf 租床位的人-czyka-eng-mandarin.pdf 中国留学生小组.pdf 新消极_内页 NewPessimism.pdf
活动前言:在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项目,对于“参与式艺术”的两种回应之“联谊——作为关系生产的空间实践”中,来自泰国政府(Rachatburi)的非营利艺术机构班诺格合作艺术与文化(Baan Noorg Collaborative Arts and Cultrue)呈现了他们在2015-2016组织策划的项目《365天:生活缪斯》。该项目通过公开招募的方式邀请到一对工作生活工作在农夫(Nongpo)社区的缅甸籍工人夫妇周苏(Chaw Su)和觉默...
l 活动主题:描绘记忆:《365天:生活缪斯》工作坊-第一轮l 活动艺术家:瓦尔沙·奈尔(Varsha Nair)l 活动代理发起人:董宇昊(YuHao Dong)、吕奕泠(YiLing Lv)l 活动时间:2022年1月4日(周二) 14:30 (14:30,Jan. 4th, 2022)l 活动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5号厅 (Art Museum of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Hall 5)l 活动主办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Art Museum of Guangzhou...
本次分享所有交流通过ZOOM进行, 时区:GMT+812月10日(周五)上午和晚上会议号: 369 383 7803 密码: 087538 12月11日(周六)上午会议号:816 7923 0657 密码:11100612月11日(周六)下午会议号:854 3693 2241 密码:149460 12月13日(周一)晚上会议号:810 3138 7125 密码:45333
本文章中文版由“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3 “对参与式艺术的两种回应”之“穿针引线”(策划:陆思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2021年11月21日——2022年3月20日)委托制作,已获原作者授权,请勿用于商用,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作者郑家荣(Mark Teh)郑家荣(Mark Teh)为表演制作人、导演、研究者、策展人,生活和工作于马来西亚吉隆坡。他的项目多元、具有合作性,注重记录、观察和生产。他非常关注历史、记忆和反主流测绘之间的盘根错节。...
本单元以亚洲海上社群及其本土知识为背景,关注以研究和知识生产作为方法的艺术创作。它考察了四个不同的研究型艺术项目: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和中国珠海的渔民社区,日本的海女以及珠三角养殖生蚝的蚝民。以上所有社群似乎都享有先辈传下的关于当地生态系统的知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之间有着深层的联系。与此同时,他们深受气候变化、城市发展以及被现代化扩张进程排除在外的威胁。因此,大多数社群处在消失的边缘。不过,...
正如梁日明(Lawrence Liang)、普拉尚·艾扬格(Prashant Iyengar)和吉蒂 ·尼查尼(Jiti Nichani)在《亚洲共同体意味着什么》(What Does an Asian Commons Mean)一文中所称,“文化实践不太在意边界,甚至会在跨越之时破坏它。”据此,促生本展览的地理指称会遭人质疑,因为只有实践才能界定并不断重组地域、归属和关系。在出版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这些实践都以动词来完成关键描述:我们制作物品,一起工作;我们成为...
“木刻波流”版画工作坊的创作集结小册子目前于“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3 “对参与式艺术的两种回应”之“穿针引线”展出(2021年11月21日——2022年1月9日,逢周一闭馆)。在本次展览中,马来西亚沙巴州木刻团体“庞克摇滚舍”(Pangrok Sulap)及展览“穿针引线”发起人陆思培也邀请“木刻波流”为“庞克摇滚舍”制作中文版小志及关键词木刻海报。“木刻波流”和“庞克摇滚舍”在某种意义上都被相...